清华建筑系本科三年级建筑课设作品展
本文来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20年4月11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科三年级开放式设计终期评图圆满结束。这是一次特殊的大师班设计课,八周的设计课都在线上进行,可谓真正的“云教学”。尽管疫情为本次设计带来了重重阻碍,但同学们依然通过不懈努力以及积极的思维碰撞,呈现出非常优秀的设计成果,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让我们通过总结推送系列,一起来回顾精彩的终期评图现场。
注:本推送中所展示方案均已与原作者联系并获得展示许可
第一组
“ZOOM 2020 ”——寻求CBD的突破
设计题目:朝阳公园南侧地铁枢纽公共空间改造
设计导师:
邵韦平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联合指导:
刘宇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周泽渥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李家琪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评图嘉宾:
崔 彤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副院长
李 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题目介绍:
研究区域为朝阳公园南侧、凤凰国际传媒至朝阳公园南门的东西向带状滨水城市空间,主要为未来地铁3号线与14号线交汇形成的公共空间。该区域现有的城市空间缺乏秩序,品质较低,使得其滨水的景观价值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该地段大型公建的落成与地铁的修建,大量人流和城市活动必将对这一区域的空间品质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地段既有的问题是:建筑缺少统一规划,景观、滨水等等不匹配以及停车场的削弱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契机是寻求CBD的突破,利用地段区位优势,处理好三号线与十四号线交汇的问题。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作品一
设计者:杨一钒
方案介绍:
这次设计课课题最大的特点是地段的复杂性,既要处理水平方向上城市与自然、面状公园与点状地标的关系,也要考虑垂直方向上地上与地下的衔接关系。我采取的对策是通过环环嵌套的拉花原型实现地面上下的转换,在不影响场地东西方向的路线关系和南北方向的视线关系的前提下将这一节点立体化,引导人群更自然主动地去介入周边环境。环道本身通过起伏及宽窄的变化,对人的行为进行了一系列限定,同时也通过围合、融合、及对景等方式对场地及周边的景观和建筑予以回应。当然,方案深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嘉宾点评:
邵韦平:
这个地段比较敏感,但是同学把握的度很合适。寻求场所的适应性,切入的角度很合适。既有创造的自由,又有适应性和控制性。两层环具备与地面和地下的联系。内环可以再单纯一些,使构思完整实现。
李淦:
这位同学主要次要的范围把握较好,形式和周围建筑关系处理得很好好,次要范围设计给主要范围设计提供了依据,环的形式与体量是比较合适的。此外,细节设计得比较科学,通过坡道弱化形式有利于形式的完整性。
崔彤:
把线性的空间变成环状的空间,与凤凰中心的同构不同形
人流的容纳,分解,行为研究,形态逻辑完整。形式不是完整圆环,而是受到外力影响有所变化。同学把握住上下关系,感悟到并回馈到设计中,表达不费力,稍微的变化解决了很多问题。整个方案区别于别人的环,做出了一些自己的控制,下面的环托举上面的环,自己托举自己的建构逻辑完整,形成了有趣、诗意的结果。
建议:注重能量特征,直的柱子可以去掉,通过其他的结构方法去解决,使得整体更加干净利落。
刘宇光:
环的概念可能会比较自我,但同学的处理使得方案由单一的环变到景框立体空间系统,通过多样性流线和几个不同的维度转换,不断把不同维度的问题用一个模型去解决。
周泽渥:
概念需求、结构落地需求比较到位,方案逻辑清晰,重点从一个方向突破。
建议:可以加入材料实现,设想可以再大胆一些。
李家琪:
这位同学在很早的阶段就找到了形体的自洽状态。她所遇到的难点是,形体的预设与场地的关系如何纯粹地进行下去。现在的结果非常匹配环境,造型优美,成为场地中的一个节点。
作品二
设计者:杨翟,崔佳玉
方案介绍:
在这次方案中,我们尝试用一个受到场地因素和传力条件影响在三维空间中变化的连续壳体,将形态、结构、内外空间等问题混杂并整合,即探索用一个自平衡的体系来对多重问题进行整体地解决。在城市公园边缘地带,地形的起伏用于改善临水不见水的问题,与水的意象呼应;壳凹陷部分在地下与楼梯、边界形成不同层级的具有流动性的空间,其包裹蓄水、机电等辅助功能为地下系统提供支持,通过在壳体上的一些“小动作”使动线、视线、光线联系地面上下,用材料的质感和空间的嵌套描述“穴”的感觉,希望地铁站集散进出的人们能在点对点的通勤路径上获得一些异质化的体验。
嘉宾点评:
邵韦平:
两位同学把不同的功能进行等和的整体性的推导过程比较完善。要注重整体逻辑的弹性,哪些地方不适合直接暴露,还要注重表皮的转化。轮廓线比较理想,但是材质是比较硬质的混凝土形态,与环境的融合性比较矛盾,过于枯燥和单调,大面积的上表皮以景观为主会更好。
李淦:
这个方案的复杂性体现出两位同学的控制性。室内室外构成完整关系。图纸完整克制,没有无用的信息。分析图表达出想说的事,屏蔽掉无关的信息;平面图的环境关系很清楚,图本身的线区分也很清楚,细节处理也很好;效果图表达了尺度关系、自己的特征以及周边形式的支撑。
崔彤:
与另一组有相似性,但手法略有不同。形态跌宕起伏,没有切而是用挖的方式来塑造形态,将功能、空间、形态和结构混合起来思考。
建议:形式架构取消均质化,现在地上稍显匀质了。通过结构支撑的空间已经很精彩,无需再做其他变化。可以呈现几个连续的空间来叙述。
刘宇光:
和另一位同学的方案在同一个体系之下,又有个性化。设计有意思,从几何控制加上力学控制(悬垂线),使建筑学适应更复杂的社会与条件。脑洞很大,控制力强。
周泽渥:
和另一位同学对地形的理解相同,但深化方向不同,构造的角度不同,柔和的形态整体与环境相符。
李家琪:
图面风格很不错(幸福的拉扎罗),体现出微妙的质感。采用壳的概念,体现空间的随机性、流动性、连续性。这个方案的难点在于:界线怎么划定,室内照明、管线怎么组织。两位同学通过控制参数的影响强弱,形成网络,改变后续行为。
设计者感悟:
杨翟:
本次大三下学期开放设计我有幸进入邵老师团队的设计组学习,其实一开始还是挺紧张的,一方面对于这个开放设计项目本身觉得有一定的挑战性,另一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在建筑的实际建造方面了解得不是很多,担心跟不上具体去做建筑的真正的建筑师们的思路。但是导师们和老师们这个团队帮助我消除了这些畏惧感:老师们讲得问题都与我们自己方案的相关性很大,而且都是很落到实处的,能够让我们具体地知道有哪些不足和问题,又有哪些可能的改进方向。这使得方案能够得到一步步的推进,形成一个比较完整自洽的体系。这次设计课收获了知识,而在这之外老师们也让我感受到了建筑师所具有的对社会、城市、建筑的理解以及关怀,让我受到了触动。
崔佳玉:
邵老师、刘老师以及助教们从各个角度为我们提供的指导很具有启发性。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中,我们需要自己观察场地的特点发现其机会与潜力,主动地去发现、想象和呈现种种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可能性。美好想象仅仅是一个开始,更为艰深的课题是如何真正实现它。这次设计选择的方向对于自己还是挺具有挑战性的,期间也对自己产生了很多怀疑,但老师们以很多实际的建议支持和帮助我们把想法一点点落实,让设计落地更具有真实性。也许对设计构想的最终呈现受制于个人水平还留有一遗憾,但过程中的纠结与思考已经让我看到了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更多可能。
教师总结
——关于职业建筑师、人与场地、任务书
崔彤:
这次设计不仅给与了同学们知识和经验,更是希望大家思考和理解建筑的智慧,同时老师的心血被同学们接收和呈现,体会职业建筑师带给同学很脚踏实地又充满情怀和理想的思考。在这次设计中,同学们吃透场地、吃透人、吃透任务书。场地是老师给予的,老师发现了多种先天的基因,而同学们超出了形式、空间的单一区分,而是将形态、空间以及建构叠合在一起。
李淦:
这次的题目很有趣,城市社会文化因素很复杂,题目很有发挥余地。大家表现出了中期后的延续性或改变,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进步。大家都做得很完整。从分析、到概念生成到深化,都是很完整的成果。大家善用工具和创新性结合,有完整理性的分析,呈现出几个有转折点的设计。
周泽渥:
任务书给这次设计带来很多的可能性。大家都很坚持对地段的感觉,设计出来很理想化的方案,与工作的状态很不一样。学生时代的设计是很纯粹的,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大家要珍惜自己对设计的理想和追求。
李家琪:
这次设计课阻力比较大,但大家都注入了思考的能量。大家在把握平衡度的情况下前进:平衡理想中的状态、自身的需求与场地的制约、建造的条件。左手是自己的理想,右手是技术和场地的约束,做得很好。
邵韦平:
这次与同学们合作完成了开放式教学的设计,同学们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态度,也给老师有很多有价值的启示。引导同学们在专业方向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好的成果方向的出现。
感谢以崔大师为首评审团的老师的参与。使得思想性更有多样性,发现了老师没有想到的内容。崔大师的思考评判都很有建设性,对老师和同学都很有启发。感谢老师和团队,由于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由于疫情,这次的教学很独特,我们没有见面。我期待恢复正常后对课程有更深入的探讨,盼望这一天早些到来。
第二组
“从概念到推演的逻辑性与完整性”
设计题目:屋顶上的城市
设计导师:
张应鹏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联合指导:
高 腾
苏州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师
评图嘉宾:
黄居正
《建筑学报》杂志社,执行主编
陈 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
题目介绍:
该题目选取建筑系馆屋顶为项目基地,设计范围为整个建筑屋顶,建设规模不大于1500平方米。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新旧建筑结构体系、交通体系、设备体系,每一个设计都必须同时具备独立的完整性、公共的开放性并处理好与原有建筑和周边建筑之间在形式上与功能上的多重关联。希望能通过改题目重新定义屋顶在形式与功能上新的地位、重新定义一种新的空间形态与新的生活方式、重新建立城市上空空间之间新的秩序,以及重新建立人与天空间新的关联。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屋顶奥德赛”
设计者:郭一川
方案介绍:
我对建馆屋顶的改造从现有的问题出发:一方面,建馆周边并无良好视野,更需要的是与天空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建馆的功能限定严格,缺乏一个属于共同体的,自由而丰富的“大空间”。因此本设计将整个建馆建筑群视为一个系统来处理,参考“花园”和“地坑院”的空间原型,通过尺度、界面以至于细部的设计来实现空间的不断变化,通过对视野的限制使人获得一种流动性的体验。
总而言之,我希望屋顶之上是“A garden for community”,以此解决建馆本身作为“A factory without community”存在的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种屋顶空间和屋顶下空间之间的功能关系和精神关系,对“屋顶上的城市”课题做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回应。
嘉宾点评:
黄居正:
这位同学概念很强大,逻辑性很性强,推导系统且不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将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作为整体来考虑,很不多见。这个方案做的非常细,视线关系考虑得很仔细,看出这位同学有不错的操作能力。整个方案显得很有层次,很丰富。
陈泳:
这个方案从概念到推演都具有完整性。这位同学在场地分析上有发现,从问题上提炼出了类型,思考了建筑与天空的联系。方案中有一些变奏也很不错。建议少开一点横向窗,地坑院更倾向体积性设计,可以多考虑。
深层建议
黄居正:
把东西做好,必须要有舍得。做方案不一定要有宏大的概念,可以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朴素不一定不好,恰如其分也是好方案。方案能够找准一个点做好就很不错了!
陈泳:
设计不仅是创造,也是对现有环境的解决。
均质的类型能否呈现空间的丰富性?这是一个问题。
色彩可能会在设计的过程里迷惑自己,让自己觉得方案好像很好看。建议在训练中先不要做色彩,把空间、体量的方面解决了再考虑。
张应鹏:
同学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要强化结构观念,应该考虑梁高等事情,推敲时画线应该有厚度。此外,同学之间的学习不亚于老师指导,要注重相互学习,评别人的图要认真听。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筑师必须要学习控制时间。
教师总结
张应鹏:
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是一个教学互长的过程,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两位评委老师的点评不仅是对同学们的一种启发,对我也是一种启发。今天的十三位同学都很棒,清华的学生基础都很扎实。虽然今天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表现,但只要有潜力,就能有好的发展。逻辑性和激情是我们最看重的。清华的同学非常自律,感谢大家这两个月的配合,也感谢两位评委老师。
第三组
“地段与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之间的综合考量”
设计题目:通辽科技馆及城市文化展示中心设计
设计导师:
傅绍辉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席专家
评图嘉宾:
薛 明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卞洪滨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叶依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题目介绍:
设计包括通辽科技馆和城市文化展示中心两馆,地理位置位于辽河北岸的文化新区,依托西侧辽河为主要景观,河侧存在防洪堤坝,其建筑用地内部分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整个设计课题所凸显的矛盾主要在于怎么解决堤坝与地段的高差与两馆之间沟通问题,并还存在着对自然环境、蒙古族民俗文化等问题的考量。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作品一
设计者:王梓安
方案介绍:
这一科技馆与城市文化展示馆的设计选址位于通辽市,地处内蒙古。通辽市正在经历中国许许多多城市经历的,大规模的城市化与快速的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拓张让自然的区域被逐渐吞噬。草原、农田、荒野等生态系统逐渐成为建成环境,被城市的硬质铺装取代。河流自然的岸线也被渠化,成为生硬的防洪大堤。城市离自然越来越远。真正属于这片土地、属于这个环境的自然已经不复存在了。因此,在这个设计中,我希望通过这个建筑与景观的介入,以一种诗意的方式回应这样一个问题,把原本属于这里的景观重塑起来。
嘉宾点评:
卞洪滨:
这个方案相对比较系统完整。从构思立意、建筑形态、外部空间到内部构成都比较到位,表现能力也很强。处理两个馆的关系很巧妙,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内部的展厅都是简单的盒子,整体性很强,同时两个馆的差异性又通过内部空间来体现,分割关系也做的比较好,既有整体性,又有独立性。
叶依谦:
这位同学体现出很高的对设计的把控度,用景观建筑的手法把大坝、通河等自然因素串了起来。从城市关系到场地关系,再到空间塑造,逻辑性很强。但稍微有些不足的是,每一个盒子都是要么全封闭要么全开敞,显得有点简单化,应该结合每个盒子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刻画。
薛明:
非常优秀的方案,认知度很深。对表皮的构造上的阐述,很好的诠释了建筑与当地文化的联系,没有去具象地描述什么,但能感受到与当地文化的关联。不足的是,整个建筑漂浮起来,可能在通辽这样的北方地区不是特别合适,同时大型镂空圆顶下的室外空间,在北方来说可能不太适合人们活动,要考虑气候的问题。
作品二
设计者:左玥
方案介绍:
通过创造出一种流动且通达的氛围,给封闭的线性的城市界面建立一个通向辽河的入口。科技馆和规划馆以一条盘旋的纽带,连接起城市和河流。外部通过整体铺地逐步抬升的方式,沟通城市道路与堤坝慢行道,形成一个整体可穿性的公共户外空间。
嘉宾点评:
卞洪滨:
这个方案的建筑形象非常具有特色,这位同学对城市其他建筑关系处理得很好,但对大坝的应对稍稍欠佳。
叶依谦:
这位同学形体的塑造能力极强。建筑跟城市、河流、青少年宫的关系处理的特别好。但是有些细节处理还应该继续深化。
薛明:
设计难度系数很大,平面结构很清晰,纵剖面可能表现的不是很详细,但总体方案感觉完成得非常出色。
深层建议
卞洪滨:
对设计的思考首先是落在具体的功能、流线上,从建筑实用性的视角来评判其功能与场地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在去考量建筑形态构成上的逻辑合理性,探讨一个整体建筑中各个体块之间的关联性等等。最后,在建筑的艺术性构造与表达上,怎样使得建筑在满足功能协调的同时又兼顾其艺术美学价值?怎样使得建筑在适应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又能体现其自身的独特性?这也是值得每一个建筑师都不断探寻的问题。
叶依谦:
老师比较侧重于建筑的生成逻辑以及对整个场地的呼应,注重建筑的形体塑造以及建筑与场地和周围环境的结合,并从人的使用感受的角度去探索建筑内部的空间设置。对于多功能建筑应该强化每个部分的功能特性;在建筑造型上面,应该突出某一方面,不能用力太过平均。
薛明:
老师强调从普通使用者的角度来真切地体验建筑、感受建筑,注重从人的主观感受来设计建筑和应对环境。对于普通的使用者甚至只是路人来说,一个建筑会对他们带来什么感受?内部的空间应该怎样安排才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不能只从建筑内部的那些较小的点去审视建筑,也要从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建筑。同时,大家也应该考虑气候问题,关注建筑各部与整体构图的关系,关注建筑的尺度、对建筑细部的把控等。
嘉宾总结
卞洪滨:
所有方案的设计都达到了一个很深的程度,设计成果的表达也有很高的水平,体现了大家对于建筑很高的素养与热情。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叶依谦:
同学们的表现超出了我对大三同学的预期。虽然题目设置难度有些过大,但同学们的结果都很出色,导师的把握力也很强。
薛明:
难的题目更激发了同学们的潜力,再加上适度的引导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傅老师要求提一点不足:建筑设计更多的应该从人本身的行为角度去考虑,图案化的处理应该减少。不应该只是从鸟瞰的角度去审视建筑。以及对于一些气候性的问题,以及技术、结构等都要重视,要更加注重不同地域的气候问题。
第四组
“放飞自我,超越自我 ”
设计题目: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购物中心+ X = 2030 ?
设计导师:
梁井宇
城市场域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评图嘉宾:
齐 欣
齐欣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王 昀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创建筑师
题目介绍:
本课程的设计课题是为2030年中国城市设计一处新形态的、试验性的购物中心。寻找附加到传统购物中心的新型功能在本课程中称为“X”,痛殴学生的思考和论证,确立“购物中心+X为何物”是课程学习的第一个目标。
项目的选址位于西安高新区一处旧厂房区域,涉及旧厂房的改造和部分新建建筑。如何处理新建筑和老厂房的关系,发展出一套特定的建筑语汇和语法来组织新旧建筑的体量关系、材料运用、构造逻辑和结构形式等等,是本课程的第二个目标。
通过流线的功能组织,将以上两个目标整合为一套有连贯体验的整体设计是本课程的第三个目标。
部分作品展示
“屋顶之下”
设计者:乌家宁,虞晨阳
方案介绍:
我们希望能在旧厂房的驱壳中,安置这些遗落之地,让整个购物中心焕发新生。通过提拉厂房的部分屋顶产生方案的核心空间,并容纳此题的X——被遗落的空间。接着在空间之中塑造中庭,展开楼板,放入盒子。借助单元化空间处理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与空间功能的多样化。
嘉宾点评:
梁井宇:
评图就是为了批评,赞扬不利于进步。题目的隐藏意图在于B区限制拆除,而C区自由程度更大。认为C区比B区更难处理,在B区设计的一部分优缺点会被平衡,C区暴露的更加明显。怀旧的味道缺乏,但整体方案没有问题。室内渲染图已经达到事务所工作要求,但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更加学术、纯粹,少一些商业气息。渲染的真实也是一种缺点。
青山周平:
造型沿用了原有厂房屋顶逻辑,新添的空间并没有采取另一种语言,反而破坏了原有厂房的气质与特点,缺乏对原场地的尊重。
齐欣:
此方案是一个比较传统、建筑的设计,落地可能性较大,但缺乏感到前瞻性的空间设计。
王昀:
比较担忧实际尺度和效果与效果图不相符。老房子就像一个老人,太赞同破坏原有建筑就像破坏人生。每一代的记忆都大不相同,对于是否应该保留一代人的记忆需要有辩证的思考。目前只对中间屋顶进行处理显得不太干脆,达不到保留效果。
“反日常的非定义实体”
设计者:官名昊
方案介绍:
尝试淡化衣食购物需求,为了获得较好的文娱体验进行设计。采用大量重复的传统的建筑语汇以带给人直观的冲击;选择传统的拱和十字拱顶作为空间的构成元素,以表现反日常的空间气质。整体的体量、功能和局部构成采用与拱一致的逻辑关系——由下至上体量组件收紧,成为实体的界面;顺由十字拱的引导性与中心性,形成集中式的功能分布。
嘉宾点评:
梁井宇:
设计中想象丰富,但图面表达仍需改进。同时要注意不能被现有的结构和材料限制住,这样才更符合2030。
青山周平:
希望能实现独特的非定义实体,即类宗教建筑在区域内分散穿插,否则二者没有太多互动。图面表达要注意符合2030的未来感,比如渲染小透。
齐欣:
与青山老师想法不同的是,我觉得独立的类宗教建筑突出,是很有特点的,令人印象深刻。
王昀:
图面中漫画的表达充满想象力。但我觉得建筑内部过于密集的人流不符合未来的见面方式,在2030年,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敬而远之”。
教师总结
——关于图纸表现、超越自我
青山周平:
同学们的设计概念对我也有很大启发,很有共鸣。设计师有时候很难突破自己,害怕失控,做错事,现实问题让设计越来越缩。我期待三年级学生能够超越自己,走到自己舒适区范围之外,进入未知的区域探索。所有的图都很好看,但因为都挺好所以更想要看到同学超越自我的东西。
齐欣:
对学生设计的主要印象是缺乏发散性思维。本次课程让校外职业建筑师代课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可以放飞自己,不要只局限于最后的出图表现。
王昀:
图纸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不错。图纸表达反映了教学的一个缺陷:表现应该在低年级就完成,而且不应该由设计课老师来解决。感觉学生们的方案挑不出毛病时就是最大的问题,图纸太过于好看,让人感觉不像是学生做出的东西。反思当下教育,大学学习并不应该是一个逐渐带上枷锁、与社会同化的过程。
梁井宇:
前几年的学生都有失控的情况,但即使最后的表现阶段可能不尽如人意,但同学也能从中收获到许多东西。之前的课程处于放养状态,并不太过问表达,但考虑到现实出图展示的问题,而且时间因素限制了设计的推进从而影响设计的深化,因此主观上还是希望同学们不要失控。图纸表现其实有刺激二次设计的作用,时间充裕的话应该可以更好。总结来说,表达不能放松,好的图纸可以弥补设计本身的缺陷。希望同学们能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放飞自我,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回归到自己的感受——总结对设计的领悟和体验,未来仍有很大提高空间。
第五组
“从概念到推演的逻辑性与完整性”
设计题目:有序·无序·有序——南锣鼓巷蓑衣胡同及四合院更新模式研究
设计导师:
徐全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总建筑师
联合指导:
马 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康 茜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杜 月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评图嘉宾:
吕品晶
中央美术学院,副校长
Dan
Ole Scheeren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题目介绍:
用现代思维解题传统街区和高密度四合院。用地位置就在南锣鼓巷蓑衣胡同,这个地方属于北京老城保护的二十五个片区之一,距离紫禁城和钟鼓楼都是咫尺之遥,南锣的商业氛围也增加了城市设计的复杂性和趣味性。这次想带同学们感受一下北京最当下也是最悠久的一个建筑话题,就是如何对待四合院的改造。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流动屋顶下的镜花缘”
设计者:李雪滢,张馥琳
方案介绍:
蓑衣胡同位于南锣鼓巷西侧,具有北京典型的四合院肌理。目前该地段居住条件恶劣,四合院内多私搭乱建,缺少必备的基础设施和交流场所。设计希望通过引入由南锣鼓巷带来的不同人群,打开四合院,提供针对不同人群的居住和交往空间,在实现自然更替的四合院的更新换代以保留传统的最佳模式。
设计将原住民和新引入的人群分置于两条流线,形成胡同商业开放界面和内部生活流线。部分节点处提供交流空间,实现适度的分割和交往。并根据新引入人群的不同特征以院落为单位设置主题。形式语言上提取传统四合院屋顶瓦片的流动性和地段的水文元素,以“曲线”流动屋顶统领地段,在立面上用玻璃重复曲线叠加的手法加强屋顶的漂浮感和层次感。整体上希望形成流动屋顶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即“流动屋顶下的镜花缘”。
嘉宾点评:
吕品晶:
这个方案抓住了胡同生活的主题,思维很有有深度。同时围绕着不同类型的居住进行了挖掘,通过小环境的处理提高了生活品质,一些小的举措让空间更加丰富。
Dan:
设计成功实现了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两个建议,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渐变,可以有一些更加明显的不同表现;另外场景表现的图可以更多更强烈一些。
教师总结
吕品晶:
这是一门“三好课程”,首先是选题好,城市设计与想象力;其次是同学们的课程回应好;最后是老师的指导好。课题本身很有意义,点题面对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同时又是对功能性主义的批判,从单一化功能到统一混合功能使用。
MALONG:
总的来说同学们八周的进展很大,成果出色。这个题目设计中国元素的运用,同学们有的看到中国社会的多元性,有的关注到中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有的借助来自于宇宙发展规律的“有序无序”概念,做出自己的贡献。
徐全胜:
这次课程采用了放课经典的教学模式,很有意思。这是第一次进行网课、网上评图,最后的教学效果与表现效果都很出色。三年级同学获取知识的速度很快,爆发力很强,经过引导后能力都很出色。在这八周中老师与同学、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学习,收获很大。这个题目其实是“真题假做”,让每位同学都得以感受真实的项目。
第六组
“主动发现问题,体验建筑师的设计逻辑”
设计题目:
校园畸零空间(leftover space)活化设计
设计导师:
祁 斌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联合指导:
傅隽声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师
评图嘉宾:
庄惟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
孙一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章 明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系主任/教授
题目介绍:
本课题有三个关键词——
①畸零空间:也常称为剩余空间、畸零地块,指城市中一些无组织的、零散的、没有充分利用的空间,在我国城市建设进入向存量要空间的阶段,这一课题应该得到更多关注。本课题涉及地段位于清华校园内学堂路与至善路交叉口南侧,是学生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一处利用率较低的开放空间。
②建筑策划:指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从建筑学的学科角度出发,不仅依赖于经验和规范,而且以实态调查为基础,运用近现代科技手段对研究目标进行客观分析,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应遵循的方法及程序的研究工作。建筑策划以问题为导向
③材料、空间单元与建构逻辑:课程将以材料—建构逻辑—空间构成为过程指导学生开展设计工作。
相应地,课程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开放性与整体性的设计思维,提升学生自主进行功能策划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材料单元、建构逻辑和空间构成的认知。
zoom评图现场截图
部分作品展示
作品一
设计者:刘峰吕,施鸿锚
方案介绍:
基于校园内畸零空间改造和清华快节奏生活的背景,考虑到同学们对于多元饮食以及活动休闲的需求,我们确定了“舌尖上的慢生活”主题,以种植、采购、烹饪、饮食的活动链条为线索,通过植入轻盈舒展的壳体,形成缝合地段与周边环境、补充丰富校园生活的慢空间。薄壳结构参照拱的支撑结构结合而来,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方式。
整个项目给人带来的空间体验,我们希望是一个连续而放松的过程,不妨如此想像:
下课后从教学楼骑车来到了共享厨房——一会儿没有课,在这里给自己煮了一碗面——吃完面后走出厨房,打算转一转消食,先从右边的坡道溜达到了屋顶上——在屋顶上转了一圈,然后又往下走到了广场上——往西边走去,可以看见纪念碑在坡地和壳体形成的景框中若隐若现——再走近几步,抬头望去是澄澈的天空——继续往前走就到了纪念碑,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准备回去取自行车——沿着壳体上的路慢慢溜达回去…
当然这并不是非常现实的情况,只是我们也希望能够给校园里忙忙碌碌的众人提供一种慢下来的可能,对师生的学习生活进行补充。尤其在这个校园的中心地段,我们希望将它变成生活的减速带,用食物还原生而为人最原始的存在感。
嘉宾点评:
孙一民:
刚开始听这组“舌尖上”,以为会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很强硬的设计。但听到后面,这种顾虑渐渐消除了。方案通过偏地景化的设计比较柔和连贯的对畸零空间进行了活化处理,各个空间处理也比较得当。不足的地方是在结构上的理解不够,当前的形态与拱、壳体没有什么关系。
章明:
这组可取是选择了一种地景化的设计方式。这种方式实现了人的立体流动,既是大的区域流动,也是人流线的自然流动。这种流动对于这个不确定功能的场地具有多义性的空间价值。这种多义性是多功能,多时段的。其次,这个设计非常关注活动的链条性,各个场景间并非是孤立的,场景和场景间是串联的,像电影一样。建议有二,首先这个结构与拱、壳体没有很强的关联,可以参考劳力士学习中心,学习一下它的处理方式。其次,建筑与周边的连接需要再多加考虑,应更加开放共享地面对校园,现在有点局促自我。
庄惟敏:
方案设计得很不错,运用了叙事性的设计手法,在讲述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不是凭空捏造的,有场景的依据。正如彼得埃森曼所说:“空间就是事件。”空间的叙事要和行为结合起来。这种叙事的设计手法十分可取,消隐的思路解决了地段上建筑的形体问题,但地景建筑如何做的更好,建造的问题如何解决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深层建议
章明:
这个地段由于在清华的中心区,可以考虑未来的开发使用,使用一些装配式的要素,三五年后转移到其他畸零空间去,成为一个可生长的系统。这样这个建筑也能更站得住脚,更有意义,更能体现装配式建筑的价值。
庄惟敏:
“为什么这样做?”这是我们应该回答的问题。作为普通的建筑师,要用自己的设计去打动人,就需要理由,只是灵光闪现再去寻找理由和说辞就不够理性,有时甚至说服不了自己。要从旁的环境找出理由来创作,而不是从建筑本身出发。
嘉宾总结
孙一民:
这个题目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看着好像很轻松,给了同学在图示、策划、建构三方面的锻炼,对同学和教学过程都是很大考验。之后还需要考虑什么是限制什么是引导。从最后情况看,同学们把教学要点都点到了,有些同学最后选择了很景观的做法,有些同学主观地进行策划。所以在教学层面上,应该对这三个环节进行一些要求,每个环节都需要到位。这个题目八周来探究有点短,应该给一个学期比较合适。像MIT的Studio时长为一个学期,前期有阅读,教师会提供一些指定性的引导。以后的课程可以参考这种方法。清华的同学们个人素质很强,九组同学异彩纷呈,十分精彩!
章明:
九个方案分析了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达到了题目设定预期的丰富性。这个题目的设定使得同学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任务书,而是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当今是很有意义的。当今很多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并非是完全自上而下的设计,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设计。建筑师的身份也在转变,从被动到主动。题目本身来讲,八周时间完成这样的成果很不容易。这个评图对同学们来说,不是简单的设计方法的问题,而是思考的角度、广度与深度的问题。最后说几点启发:对于畸零空间而言,功能的不确定性与多义性很重要;其次建筑对场地的回应需要重视,设计不是先入为主的,而是自发生成的;最后建造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可逆的建造方式。
祁斌:
题目是基于职业建筑师的体验考虑的。当今很多建筑师是从任务书开始做设计,并不了解任务书之前的东西,这样的思考面是偏窄的。而建筑策划的方法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之后再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很多设计师对于任务书的回应很消极,只是多少面积和功能。大家对这之外的思考不够。所以想通过这个课题,让大家更多的思考问题是什么,再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完善发展最初的目标设定。从同学们的设计过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自己前期设定的目标再不断地修正改善策划,真正体验到了策划的动态完整的过程。
其次是有关建筑建构逻辑与建构方法。当前建筑的评价标准很多元,因而当今如何评判一个建筑生成过程的合理性是一个困惑。因而此次课题希望学生主动去把握一个设计的生成逻辑,而不是跟着个人感受走。尽管过程中有的同学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个过程让大家看到了专业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评判角度与社会人是不同的,需要建筑师更多的去思考建筑的生成逻辑。这八周很不容易,同学们很努力地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期待大家经历这八周后,做设计的思考与方法有所精进。
庄惟敏:
感谢同学们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老师们的话不只是经验之谈,更是多年教学的感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这一点。关于这个题目,是从职业建筑师角度出发的。大学培养大师很难,但老师可以交给大家基本的东西——职业的技能与方法。我们习惯被出题,但这个题目把出题的任务交给你们。建筑师将会成为人们的置业顾问,有一块地要做什么,需要建筑师自己来想。希望同学们在这八周有所收获!
(未完待续)
策划 | 学交部 生权部
会议记录 | 刘伊丰 黄润杰 苏若莹 刘今
马丽娅 刘泓显 隗婧
题图 封面 | 梁爽
排版 | 郑含蓓
审核 | 刘忠源 梁爽
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转载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设计e周
作品|课程|经验|留学|素材
意周教育:v.ieday.cn
微博@设计e周 @PS素材哥
投稿邮箱:contact@week.design